呼和浩特肤康皮肤医院
呼和浩特肤康皮肤病医院

有关日光性荨麻疹的知识介绍

皮肤病在线咨询 图文问诊 已有1291人
在线电话 电话问诊 已有2321人
在线挂号 在线咨询 已有3024人

  什么是日光性荨麻疹?日光性荨麻疹(solsrurtcaria)是指皮肤光照后发生红斑和小风团伴瘙痒或痛,光激发试验能诱发皮损。日光性荨麻疹或光化性荨麻疹相当少见,至今文献上仅有90多例报告。日光性荨麻疹可以是特发性的,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某些药疹的皮肤损害。不同地区日光性荨麻疹作用光谱有一定差别,欧美患者以紫外线型居多,日本患者则以可见光谱型为多。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的感应光谱也可能发生改变。本病好发于女性,发病年龄在20—40岁。

  [日光性荨麻疹的分型]

  各型日光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似,但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。harber(1963年)根据作用光谱、被动转移试验、逆被动转移试验将日光性荨麻疹分成6型,但有些病例不能纳入他的分类法。1980年ramsey按主要作用光谱的不同将日光性荨麻疹分为uvb型(290—320nm)、uva型(320-400nm)和广谱型(290-700nm)三型。czametzki根据引起日光性荨麻疹的波长和可能的免疫机制、不同类型的试验方法及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分为4型。

  被动转移试验:把患者血清注射到健康人皮内,24小时后在同一部位照射日光,观察有无风团反应。

  逆被动转移试验:先让健康人的皮肤照射日光,然后局部注射患者血清,观察有无风团反应。

  [病因及发病机制]

  根据逆被动转移试验将本病分成不同类型(表4.5)。特发性日光性荨麻疹病因不明。本病的发生与刺激的波长有关,其中有些患者有特殊的免疫特征。血清热稳定因子(heat—labileserumfactor)常见于uvb型中。这种血清因子注射到正常人皮肤可以在5分钟后诱发风团。有些患者可对可见光反应,经被动转移试验亦发现血清热稳定因子,但决不发生逆向被动转移。此种血清因子不属igg或igm,它们的热稳定性提示它与ige一致。

  日光性荨麻疹是否有介质参与有不同看法。ive等(1965年)发现在本病皮损中有组胺或类似物质,约1/2-2/3的患者给予复方48/80或抗组胺药预防治疗,可减少风团发生。在4种类型的日光性荨麻疹中,发现血清组胺水平升高。患者皮肤局部受刺激2—5分钟后组胺水平达到高峰,在20分钟后组胺恢复到正常水平。同时嗜酸性和嗜中性化学趋化因子比正常增加3-5倍,10-20分钟达到较高值,60分钟时恢复到正常。皮肤损害中有肥大细胞脱颗粒。但hawk等研究4例日光性荨麻疹中仅2例血清组胺水平轻度升高。总之,患者血清中存在某种未知物质,经日光照射后产生变应原(血清因子),这些变应原与肥大细胞表面抗体结合,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化学介质和组胺。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可能是ige,它耐热而且可以被动转移。

上一篇:荨麻疹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
下一篇:慢性荨麻疹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
皮肤病咨询